網站公告:華夏對聯網自建立以來,一直以嚴謹的態度和豐富的內容,影響著對聯文化的走向。您的支持,是華夏最大的動力!
貼春聯的傳統來由
作者:陵江居士; 來源:未知; 標簽:貼春聯的含義 貼春聯的來歷 為什么貼春聯 人氣:
貼春聯,是每家每戶過年的必備節目,春聯(對聯知識)也寄托了人民對新一年的美好愿望。那么,貼春聯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活動,從何而來?
春聯,起源于桃符。"桃符",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。據《后漢書、禮儀志》說,桃符長六寸,寬三寸,桃木板上書"神荼"、"郁壘"二神。"正月一日,造桃符著戶,名仙木,百鬼所畏。"所以,清代《燕京時歲記》上說:"春聯者,即桃符也。"
五代時,西蜀的宮廷里,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。據《宋史、蜀世家》說:后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,"以其非工,自命筆題云:'新年納余慶,嘉節號長春'",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。直到宋代,春聯仍稱"桃符"。王安石的詩中就有"千門萬戶幢幢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"之句。宋代,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,叫"春貼紙"。
明代,桃符才改稱"春聯"。明代陳云瞻《簪云樓雜話》中載:"春聯之設,自明太祖始。帝都金陵,除夕前忽傳旨: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。"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,觀賞笑樂,他還親自題春聯。他經過一戶人家,見門上不曾貼春聯,便去詢問,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,還未請人代寫。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"雙手劈開生死路,一刀割斷是非根"的春聯。聯意貼切、幽默。經明太祖這一提倡,此后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,一直流傳至今。
有華人的地方,就有中國年,就有貼春聯這一習俗。

日期最新作文
本周點擊熱門信息
- 諧音對聯大全小學五年級
03-17
- 對聯的貼法和讀法
08-03
- 對聯的來歷和發展
05-08
- 對聯上下聯怎么區分
02-07
- 2014高考對聯練習題
06-04
- 韓國的對聯文化
07-03
- 簡論對聯的起源
07-30
- 諧音對聯中諧音的幾種表現形式
06-07
- 簡論對聯的基本特點
07-30
- 貼春聯的傳統來由
05-08
相關信息

更多分類推薦
- 回文對聯的寫作特點要求
04-23
- 對聯創作中的平仄相諧
12-09
- 對聯與古代民間風俗
06-10
- 對聯與東方哲學思想
06-10
- 對聯的貼法和讀法
08-03
- 對聯中常用的修辭手法
08-02
- 學習對聯中應注意的邏輯關系
08-02
- 簡論對聯用字的講究
07-31
- 創作對聯的基本要求
07-31
- 簡論對聯的分類
07-30